[ 書評 ] 刻意領導的八大修練

乍看之下,很難從這本書的標題理解到什麼是「刻意」領導,讀完這本書後,我更覺得Intentional Leadership更適合譯為意圖式或意識性的領導,畢竟一個領袖需要知道自己要什麼、理解團隊成員的差異性,才能用不同的方法帶領團隊,達到既定的目標。並且,在多變的社會環境下,作者開宗明義點出,領導並不是一成不變的,套句投資上常說的,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,現代社會,黑天鵝眾多,自2008年金融風暴後,誰承想又會有後來2020年的COVID疫情,更又有誰想到,COVID不但改變了工作方式(歐美hybrid work盛行),更改變了消費習慣(網購比以往盛行,連我70歲老母也常常costco 網購)。

在此環境變動下,其中一個領導者應有的能力就是“個人適應力“。作者認為適應力不僅單單是得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,更要適應職場勞動力與環境的改變。領導人除了要保持靈活性外,更要保持同理心、不斷學習與提攜後輩。

個人認為2020年的COVID剛好就是對領導人的考驗,很多企業、餐廳在那段時間陣亡,但也有很多企業、餐廳因此轉型開創另一番生機。好的領導人會當機立亂,設立停損或著立刻加碼投資,引入數位平台。就如作者所言,過去很多企業因為領導者的個人魅力(如郭台銘),而讓企業茁壯。但時過境遷後,因為勞動力與工作環境的改變,以前封閉式聽從命令領導模式,或許已不適用。取而代之的是開放式,讓員工理解「為什麼」,培養互信程度的領導。

有關勞動力改變,我個人就頗有感觸。自己身處的工作環境,就很明顯有兩派不同工作思維的同事。較為年長一派,會對老闆的指示言聽計從,而且,雖非自己工作內容,但如可多學一點,也都會主動幫忙其他較忙的同事,讓大家都可以早一點下班。但現在新一代,會把工作責任範圍劃分得很清楚,缺乏積極主動學習性。久而久之,這較為被動的工作態度,讓大家也不敢把太難的工作交給新一代,導致忙的一直都很忙,閒的一直都很閒。忙的抱怨太忙,閒的抱怨都無法升遷。因此,該如何領導不同思維的員工,讓員工們都能朝向組織目標努力,考驗著老闆的能力。

這本書不僅僅只適合領導者閱讀,更適合所有人閱覽:

(1) 如果你有帶團隊,閱讀此書可以幫助你省思自己所缺乏的部分。時代變遷下,你應該如何改變。

(2) 如果你僅僅只是員工,閱讀此書可以讓你了解身為一個領導者應該具備的特質,提早培養該些特質,幫助你在未來職涯發展更為順遂。

甚至,

(3) 如果你是教師、父母,個人覺得管教孩子就跟帶員工一樣,一個成功的領導者,不外乎是要發揮「影響力」,了解孩子的期望(孩子也算是自己的利害關係人)與順應時代的改變,跟著孩子一同學習,以同理心來溝通,把孩子當員工,讓家庭(或學校)這個組織一同成長。

更多有趣的內容與領導需具備的技能,可至下列網站購買此書:刻意領導的八大修練

 

*以下圖片摘錄自「刻意領導的八大修練」page 89 :領導方式並非一成不變、且領導人也非無所不知,不論高低階層皆需要不斷學習(mentorship)。

[ 書評 ] 刻意領導的八大修練

*以下圖片摘錄自「刻意領導的八大修練」page 135 : 領導方式已進行改變

[ 書評 ] 刻意領導的八大修練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annah  的頭像
    Hannah

    Hannah's Wonderland

    Hann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